ChatGPT横空出世以来,国产大模型迅速跟进,经过1年半左右的追赶,在中文生成领域,以生成效果来看,与国外大模型的差距已经非常小,部分已经做到了比国外大模型要更好,甚至可以超越GPT-4的中文生成质量。
具体到AI写作助手的产品能力,文心一言、Kimi、豆包等大模型厂家,因为要满足更大规模群体用户的使用需求,目前2C端的APP应用,更像是大模型通用问答能力的演示版本,各家回答差别不大,但基本都不能创作长文,而且针对写作场景而言,文采和文笔效果一般,可用性相对较差。
在ChatGPT带来的“iPhone时刻”之前,上一代AI写作软件,核心能力不在于文本生成能力,多在于文本校对、语法纠错、翻译、在线编辑等能力方面。这其中有代表性的是WPS、秘塔写作猫、Friday AI等产品。
在此后,这些上一代写作软件,都结合大模型进行了生成式AI能力或者功能的升级开发,受限于上一代写作工具庞大繁杂的基础功能,AIGC这个点的功能反倒不突出。WPS是对比word的写作工具,付费价值点主要在于写作模板。秘塔写作猫转型秘塔搜索以后,写作猫基本停止更新。Friday AI在其传统在线编辑写作工具的基础上,增加了AIGC的写作模板。
以生成式AI的原生写作应用而言,上述产品对用户需求的理解、产品的易用性、辅助成文的质量和格式完美度等等细节和体验问题,都做得远远不够,还是有很强的上一代AI写作软件的影子,创作时需要相对复杂和专业的使用操作。
国内互联网产品的“极度内卷”,也同样体现在这波AI写作助手产品的开发上。以笔灵、光速写作、火龙果写作为代表的简单套壳类AI写作助手产品,在过去的一年半时间里,如雨后春笋般出现。
体验下来,这些产品在写作模板、写作分类、产品交互和运营推广方面,都有着很明显的特点,比如“终身会员”的收割设计、各个节假日的运营热点等。但由于产品都是简单套壳,背后依然是通用大模型,导致写作的文笔质量很一般,可用性较差,产品同质化程度很高,缺乏细节开发,文章会出现胡说八道问题、逻辑混乱问题、前后内容重复问题、格式不规范问题等等。
万能小in作为一款用心的AI写作助手产品,是国内AI长文写作的开创者,做到了很多细节完美,解决了上述AI写作软件的很多弊端问题,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:
万能小in可以在网页端、小程序、APP等多端使用,不吹不擂,绝对值得好好使用体验的产品~